在礦石的粉碎作業(yè)中,破碎比主要指礦石被破碎后,粒度變小,礦石破碎前的粒度與破碎后的粒度的比值稱為破碎比。它表示礦石破碎后,粒度縮小的倍數(shù)。破碎比的計算方法及適用場合見下文介紹。
(1)最大粒度法
用礦石破碎前的最大粒度與破碎后的最大粒度來計算。
S=D max/D min,式中S是破碎比,D max是礦石破碎前的最大粒度(mm),D min是礦石破碎后的最大粒度(mm)。
最大粒度可由礦石破碎前后產(chǎn)物的篩下累積質(zhì)量百分率曲線查出,即曲線中與5%或20%相對應(yīng)的粒度則為最大粒度,也就是使物料95%或80%通過的方篩孔的邊長,通常用d95或d80表示。我國在選礦廠設(shè)計中常采用這種計算方法,因為設(shè)計時要根據(jù)給礦最大粒度來確定破碎機給礦口寬度。
(2)平均破碎比
用礦石破碎前后的平均粒度計算。
S=D av/d av,式中D av是破碎前物料的平均粒度(mm),d av是破碎后物料的平均粒度(mm)。
由于碎礦前后的物料都是大小不一、形狀各異的混合物料,是由若干粒級組成,只有用平均粒度才能更好地代表它們。因此,用平均粒度計算出的破碎比,才能較真實地反映破碎的程度,故多在理論研究中采用。
(3)表面破碎比
用碎礦機給礦口有效寬度與排礦口寬度之比計算。
S=0.85B/e,式中B是破碎機給礦口寬度(mm),e是破碎機排礦口寬度(mm),對于粗碎機e取最大寬度,對于中細碎機則取最小寬度。
由于此法不需將大批物料作篩分分析,而僅知道碎礦機給礦口和排礦口寬度就可進行近似計算,簡單迅速,故在生產(chǎn)中廣為采用,以便大致了解碎礦機負(fù)荷情況。